记录青浦金泽镇如何成为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碰撞的实验场


上海花千坊爱上海
每周三清晨,淀山湖面的薄雾还未散去,金泽镇的"沪剧工坊"已传出咿呀的唱腔。令人意外的是,排练厅里除了白发苍苍的老艺人,更多的是来自江浙沪的年轻设计师和程序员。"我们把算法写进唱词,用投影技术重塑传统舞台",来自杭州的视觉艺术家小林展示着他们的跨界作品《数字水磨调》。这个由废弃粮仓改造的艺术空间,已成为长三角非遗创新的重要节点,吸引三地23个戏曲院团在此驻场创作。

最具突破性的是"数字戏台"计划。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记录老艺术家表演,再邀请游戏公司开发戏曲元宇宙。当昆曲名家的水袖动作被转化为数字资产,当安徽黄梅戏与上海爵士乐在虚拟舞台相遇,这种跨越地域的艺术实验,正在重新定义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的内涵。
end
上海龙凤论坛419